近日,惠城區江南街道七聯村津頭湖村民小組迎來一批朝氣蓬勃的大學生,與村嫂結對,策劃漁家文化親子游路線、露營經濟、農產品IP,打造“周末經濟新場景”……用滿滿的創意,為津頭湖“美麗庭院”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這是由惠州市婦聯主辦,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惠州市科普教育研學協會承辦,黃潔瑜廣東省三八紅旗工作室、惠城區婦聯、江南街道婦聯協辦的惠州市“高校職通車”女大學生賦能鄉村“美麗庭院”活動。活動匯聚了政府、高校、企業多方力量,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切入點,通過大學生的專業智慧賦能鄉村文旅產業升級,同時為女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實踐機會。
大學生展示鄉村發展方案。
為鄉村發展提新點子
七聯村是首批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津頭湖村民小組青山綠水環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去年啟動了綠美古樹鄉村建設,有效美化了村莊面貌,帶動了旅游發展。
當天,來自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的40名大學生分組與4位村嫂現場結對,“村嫂+大學生”隊伍在東江漁嫂志愿服務隊講解員的帶領下,實地調研“美麗庭院”、農田景觀、文化墻等鄉村場景,了解鄉村特色資源與人文歷史。
為了更好地打開大學生們創意的腦洞,惠州學院園林學教授李俊英現場授課,她以“AI賦能鄉村文旅——打造周末經濟新場景”為題開展講座,就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美麗庭院”、激活鄉村文旅經濟進行詳細講解。
有了專家指導,加之前期的實地調研,大學生們依據村里實際情況和村嫂的需求,圍繞漁家文化親子游路線、農產品文創IP、露營經濟、綠美經濟四大主題設計了八個方案。有的推出了漁家文化親子游路線,以“漁民豐收節”和魚類科普為核心,打造寓教于樂的親子體驗;有的引入劇本殺,身著角色服裝沉浸式展示設計創意;有的對農產品進行文創IP升級,如將村里的蜂蜜包裝設計凸顯地域特色,或將艾粄、粽子等農產品進行創意包裝,為傳統美食注入時尚元素;針對露營熱升溫,2個小組推出了露營經濟場景營造,打造舒適露營體驗,聚焦“露營+文化”,解讀鄉村露營的經濟邏輯;小庭院也能帶來綠美經濟,2個小組設計集合當地特色的“美麗庭院”升級方案。
黃潔瑜廣東省三八紅旗工作室負責人黃潔瑜對各組方案的創新性給予肯定,并從市場需求、文化深度等維度提出優化建議。七聯村黨總支書記林志恒表示,大學生用年輕人的創意,為村里發展出謀劃策,給村里帶來了新活力,期待學生們的創意能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實際動力。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實習直通卡”頒發儀式,企業代表為6名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推動了“高校人才培養”與“鄉村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在實踐中成長收獲
“大學生就是要多點去實踐,在實踐中去鍛煉。”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財會專業學生劉麗婷表示,看到活動通知,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她和組員依據村民小組特色的捕魚文化,一起設計了漁家親子游方案,“村嫂們很熱情,對我們提出的方案也很支持,自己可以為鄉村貢獻一些點子,讓我很有成就感,同時也讓我更自信,我們接下來會繼續到村里去跟進方案具體落地實施情況。”
“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練兵。”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李冠池今年畢業,并計劃投身鄉村振興,“我們前期去村里實地調研,然后各組頭腦風暴,提出不同的方案,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專業老師給我們點撥,成長很大,收貨滿滿。”
據悉,惠州市“高校職通車”女大學生賦能鄉村“美麗庭院”活動,是推動構建“高校+鄉村+企業”長效合作機制的新起點。未來,市婦聯將持續深化“高校職通車”品牌,整合多方資源,為女大學生就業創業搭建更多平臺,為“美麗庭院”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