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解相思,卻不足以忘懷人生
《紅豆》是宗璞以自己熟知的知識分子和校園生活為題材,寫了兩個青年知識分子的愛情加革命故事,表現主人公在時代巨變的十字路口的內心搏斗。這篇文章不是某種政策的宣傳工具,而是作為寫人的藝術品,表達人的真情實感,突破了時代的束縛。
我認為愛情只是這篇小說的表現形式,透在表面的愛情悲劇,并非作品的主題,作者實則以知識分子的敘事視角,曲折隱晦地表達了知識分子在時代洪流中面對人生艱難抉擇時的內心矛盾,在人生十字路口進行自身搏斗的痛苦。
作者以詩畫般的言語表達江玫與齊虹之間純真美好的愛情故事。例如“他們看到迎春花染黃了柔軟的嫩枝,看到亭亭的荷葉鋪滿了池塘,他們曾迷失在荷花清遠的微香中,也曾迷失在桂花濃釅的甜香中,然后又是雪花飛舞的冬天”以自然四季的描寫表明兩人相伴走過的點點滴滴,這莫不是年輕時期最純真美好的愛情。
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的愛情就像建筑在并不存在的童話,終究要萎謝的花朵,要散的云,會缺的月面上,江玫與齊虹價值觀的不同注定了他們的結局。齊虹說“自就是自己,人活著就是為了自由,自由就是什么都由自己,自己愛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恨人類,只除了你。”江玫說“人也不能只為自己,一個人怎么活?”江玫享受與大伙兒在一起,因為大家有一樣的認識,一樣的希望,愛同樣的東西也恨同樣的東西,與千百萬人聯系在一起時,是熾熱的溫暖的。她能從艾青的《火把》中感受到無窮的力量,她知道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制度應該被打倒,希望大家都能過上好的生活,參加游行的時候,江玫微笑著以“士兵不能放下手里的槍”的理由拒絕一個士兵幫忙拎藥包的好意,那雄赳赳的樣子讓士兵忍不住問:“你永遠都要做一個兵?” 她回答:“是的,永遠”,寥寥幾句,江玫的形象生動可感。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一程,那一程是無比真摯美好熱烈的,但在人生選擇的岔路口,他們最終還是分開了。
關于這一程的愛,江玫始終是愛著齊虹的。她歡喜和他在一起,遏制不住地愿意和他在一起;與他談論貝多芬和肖邦,談著蘇東坡和李商隱;夢想著《潘彼得》中的神仙領域,享受著他對她甜蜜的贊美;當初她曾說“咱們去住在一個沒有人的島上,四面是茫茫的大海,只有你是唯一的人”;她承認在很多地方與齊虹是永遠不會一致的,但在面對蕭素的質疑時,她吶喊“我愛他!”;在排斥奢靡的生活和環境時她會聯想到齊虹的家,但是看見他,還是很高興;在齊虹離開祖國的前一天晚上,江玫發了瘋的尋找他的身影,只想再見見他。結局依然是平靜地告別,她不舍但她不后悔,正如他們喜歡的蘇軾的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這感情自始至終是真的,也注定是不圓滿的。
在感情中,齊虹是認真的、深情的,但他始終是一個自私的人。他生活于富裕的資本家家庭,以自我為中心,幾句個人主義的性格特點,不顧社會動蕩與民族危機,也不顧江玫的看法與思想,在危急的時候想的是帶著心愛的人赴美遠走高飛。他對《咆哮山莊》有著那么多的精辟的見解,他是最該懂得人生熱愛人生的。但是他理所當然的以命令的口吻要求江玫隨他一起去美國,他極強的占有欲要讓他們永遠在一起,他恨不得殺了江玫把她帶走;他要求江玫為了他犧牲和他永遠在一起;他自詡為特殊的人,他癡迷于物理音樂因此認為他的生活方式是智慧的,而游行的群眾是愚蠢的。可他這種選擇與思想不能被簡單粗暴地認為是錯誤的,這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從某種程度來說,齊虹這個角色是非常有魅力的。
在感情中、在生活中、甚至在思想上,江玫發現了和他的不一致,她也許會接受他的自私,但是要她在其與信仰之間選擇,她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建設新中國,做一位女革命家。分手時她說“我不后悔”,她的愛情不能讓她舍棄自己的一生,選擇革命的人生,選擇為人類解放事業貢獻青春的一生。
人生的道路,本來不是平坦的,要和壞人斗爭,也要和自己斗爭。這是蕭素對江玫說的,江玫在愛情與革命之間的選擇也順應了這段話—與自己的內心斗爭,她和齊虹道不同不相為謀,哪怕對方是所深愛著的。很多時候,最困難的斗爭往往是與自己,一些選擇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始終無法戰勝自己。江玫齊虹的多次分歧與爭吵后,雖然都把話說的那樣決絕,卻還是形影相隨。花池畔樹林中不斷的增添著他們新的足跡,他們也還是不斷的爭吵流淚。他們相愛相吵相離的過程,正是江玫與自己斗爭的過程。
從表面看,這好似一曲“愛情的悲歌”,但兩個價值觀人生觀不同的人走到一起才是真正的悲劇。江玫多年后再次看到那象征她的悲劇愛情的“紅豆”時所表現出來的悲傷,這不能被理解為對小資產階級愛情的不舍,也不意味著玷污了純潔的革命。正是這段痛苦回憶豐滿了江玫的形象,在成為一名合格的革命戰士前,她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是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寄相思于紅豆,眷懷友人的傳世佳作。江玫放在耶穌像后面的兩粒紅豆,不完全代表悲傷的愛情,說它一念友人,一別情郎更為合理。在革命的熱潮中,江玫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兩顆紅豆,一個引領她走上革命道路,一個給她難得的世間感情。最后她選擇了革命的一生,堅定且無悔。